企业详情

返回
南方医科大学

 

科技成果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分装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分装剂,该分装剂由酊剂分装和软膏分装组成,其中所述的酊剂分装和软膏分装的有效成份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刺蒺藜15~19%,透骨草1~5%,毛姜12~16%,肉桂1~5%,补骨脂27~31%,制何首乌12~16%,丹参12~16%,紫草4~8%。本发明所述的分装剂具有祛风通络,活血补肾,和血复色之功效,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显著。

一种肠造口病人护理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造口病人护理服,包括容器,容器包括袋体和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向袋体内发射红外线,接收器监测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在袋体的相对的两侧,压力传感器设在袋体的一侧。有益效果:当红外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出袋体的内容物液面高度或压力达到预设值时,监测装置向病人发出警报,提醒病人留意袋体的内容物的情况,有利于防止排泄物满溢。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

3-(萘-1-甲基取代)吡啶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3‑(萘‑1‑甲基取代)吡啶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衍生物的结构通式为 具有该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合物、多晶型物、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前药具有较高的hURAT1抑制活性,对MDCK‑hURAT1细胞对尿酸的转运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和/或延缓和/或辅助治疗和/或处理与hURAT1转运尿酸相关的疾病,特别是高尿酸血症的药物。通过与其他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联用,有望对高尿酸血症取...

一组用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分子分型的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组用于HNSCC分子分型的基因,包括TP53基因、CDKN2A基因、FAT1基因、CASP8基因、AJUBA基因、PIK3CA基因、NOTCH1基因、KMT2D基因、NSD1基因、HLA‑A基因、HRAS基因、FBXW7基因、RB1基因、PIK3R1基因、TRAF3基因、NFE2L2基因、CUL3基因和PTEN基因。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基因在制备用于HNSCC分子分型的试剂盒和基因芯片中的应用以及利用上述基因制备的用于HNSCC...

一种桑枝叶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枝叶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包括溶剂提取桑枝叶总浸膏、醇沉去除多糖、鞣质等成分,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纯化、ODS柱精制等步骤。经实验验证,本发明制备的桑枝叶提取物SangA对肿瘤干细胞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是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理想成分。

一种从PubMed文献筛选基因关键词的方法

一种从PubMed文献筛选基因关键词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文献数据库筛选基因关键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文献数据库的摘要中识别基因相关摘要或/和基因相关句子,建立基因相关文献的全文索引,从术语库中筛选关键词,通过基因‑关键词关联评分计算公式获得基因和关键词的关联概率评分,筛选出与基因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本发明构建的方法一方面扩宽了事先定义的术语词汇库,除了GO术语外,整合其他权威数据库的术语;另一方面引入新的关键词筛选方法,对基因与...

一种准确识别分子相互作用及其极性和方向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PubMed文献准确识别分子相互作用及其极性和方向性方法:利用PubMed文献挖掘的形式在医学文献数据库识别含有至少两个基因获得候选证据句子,收集训练数据,收集互作词并对其分类,简化训练语句提取描述基因调控的常见表达模式;将常见表达模式制定Semgrex表达式,依存树上抓取两两基因和互作词的三元关系,确定分子相互作用的方向,并根据上下文语义校正和明确分子相互作用及其极性,在训练集上反复检验和优化识别方法,最终将建立的基...

螺圆孢菌素X及其制备治疗甲型流感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螺圆孢菌素X在制备治疗甲型流感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流感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优选为H1N1、H3N2、H5N1或H7N9。所述螺圆饱菌素X抗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PB2cap蛋白的结合抑制核糖核蛋白复合物vRNP活性,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的药物。其中,螺圆饱菌素X与流感病毒PB2cap蛋白结合的位点为355位的精氨酸(Arg355),429位的天冬酰胺(Asn429),339位的赖氨酸(Lys339),431位的甲硫...

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由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材配制而成:硬毛火炭母:刺楸=(15‑25):(20‑3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直肠癌的药物上的应用,具有治疗CRC的功效,其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而且采用中药,原料易得。

治疗登革病毒感染的药物及其制药用途

本发明涉及治疗登革病毒感染的药物及其制药用途,具体地,公开了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物可接受盐在治疗或预防黄病毒类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沼水蛙皮肤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肽及其基因和制药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水蛙皮肤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肽及其基因和制药应用,所述沼水蛙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肽是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环肽,分子量2725.12道尔顿,等电点10.232,其氨基酸序列为如SEQ ID NO.1所示,上述多肽的第三位半胱氨酸和第七位半胱氨酸构成分子内二硫键。所述沼水蛙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肽的基因序列由SEQ ID NO.4组成,其中第364‑435位核苷酸编码有功能的成熟沼水蛙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肽。本发明由沼水蛙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肽具...

耳廓畸形矫形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耳廓畸形矫形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组合固定于再造耳外部,对耳部进行定位,防止再造耳廓产生瘢痕。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一种硝基苯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硝基苯酯倍半萜类化合物FY11、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或其前药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经验证硝基苯酯倍半萜类化合物FY11在对炎症,特别是关节炎具有的直接而显著的抑制作用,使其可以用于制备抗炎药物,治疗关节炎等疾病。

杨梅素及其衍生物的新用途和一种抗HIV感染的杀微生物剂

本发明公开了杨梅素及其衍生物的新用途和一种抗HIV感染的杀微生物剂。杨梅素能够抑制SEVI的形成,破坏成熟SEVI的结构,直接阻断SEVI引起的HIV感染增强,并且杨梅素本身还具有良好的抗HIV活性,可开发为具有拮抗SEVI和抗HIV的双功能杀微生物剂,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精液中淀粉样纤维的存在而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的可能;在精液存在的条件下,杨梅素能分别与叠氮胸苷、雷特格韦、马拉维若、替诺福韦、奈韦拉平、依法韦仑任意一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协同抗...

硝基苯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硝基苯酯倍半萜类化合物FY8、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或其前药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经验证硝基苯酯倍半萜类化合物FY8在对炎症,特别是关节炎具有的直接而显著的抑制作用,使其可以用于制备抗炎药物,治疗关节炎等疾病。

一种重组人源细胞株蛋白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珠蛋白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哺乳动物肺纤维化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细胞株蛋白为人源细胞珠蛋白,所述用途为预防或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重组人源Cygb意外地其可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因此,本发明公开了重组人源细胞珠蛋白(rhCygb)可作为治疗肺纤维化的基因工程药物中的用途,其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精确测量狭窄气道张力的检测系统

一种精确测量狭窄气道张力的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以及与其连接的计算机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检测装置包括:球囊、推送杆、注射器及压力换能器;球囊内为管状中空结构,球囊外壁设有压力检测薄膜,压力检测薄膜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压力传感器;推送杆的一侧与球囊连接,推送杆的另一侧分别与注射器及压力换能器连接,推送杆内置有导丝腔,导丝腔内设有导丝,导丝穿过球囊内的中空结构,且导丝凸出球囊的部分形成尖头;通过计算机数据收集分析系统进行压力检测薄膜收到的张力...

一种咔唑β-氨基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咔唑β‑氨基醇类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化合物能够有效的抑制toll样受体4的活性及水平和对HCN通道亚型有抑制作用,其中具体公开了6种化合物,并公开了所述的化合物及其可药用接受的盐在制备TLR4受体抑制剂及应用为佐剂、抗炎、肿瘤免疫等方面的应用。其结构如下式所示: 其中R 1 为取代的卤素原子、氨基、硝基、C 1‑6 烷基、C 1‑6 烷氧基,和C 1‑6 烷基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R 2 为...

预测剂量分布引导的调强放疗计划优化系统、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预测剂量分布引导的调强放疗计划优化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将患者的感兴趣区域的几何结构特征输入到经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得危及器官的三维剂量分布预测;以所述三维剂量分布预测作为优化引导,以感兴趣区域内的体素作为优化约束,建立射野强度分布模型,其中,该射野强度分布模型的优化目标函数包括基于三维剂量分布预测的目标项和基于等效均匀剂量的目标项;基于所述优化目标函数求解该射野强度分布模型的优化问题,获得调强放疗计划。本发明的方...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葛根素和川芎提取物;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不包含其它活性成分。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中的川芎提取物能增加葛根素溶解能力,增加葛根素肠道渗透能力,减少肠道外排转运蛋白P‑gp对葛根素外排的影响,从多个环节改善葛根素的口服吸收,增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